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洛阳26亿元“大单”将助力精准脱贫

    信息发布者:李会亮
    2017-04-28 23:06:32    来源:洛阳网-洛阳日报   转载
    核心提示:   26日,我市与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约定,2017年至2020年,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将重点支持我市贫困地区来料加工业发展,并向贫困群众提供不少于26亿元加工费的来料加工业务,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6日,我市与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约定,2017年至2020年,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将重点支持我市贫困地区来料加工业发展,并向贫困群众提供不少于26亿元加工费的来料加工业务,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浙江义乌,素有“小商品之都”之称,来料加工贸易极其活跃,同时也面临着用工成本、用工缺口等实际问题。与之相反,我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产业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一个岗位,不仅仅是一份工资,更能燃起一个贫困家庭的希望。”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发展来料加工产业既是脱贫现实需要,也有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目前我市尚有未脱贫劳动力14万人,经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满足来料加工生产要求。另一方面,来料加工业非常适合留守妇女、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众务工,足不出村就赚钱,深受群众欢迎。

      “家门口就业,能照顾妈,能教育娃,还有一笔可观收入,真好!”前不久,在全市光伏暨产业扶贫现场会上,嵩县大章镇闫沟村服装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的一位贫困群众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其实,去年以来,我市贫困地区相继出台支持来料加工产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均配套规划建设产业扶贫车间,一大批服装加工、手工编织等来料加工项目纷纷涌现,受到了难以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然而,当前,贫困地区发展来料加工产业主要由致富能手牵头,以贫困村为单位开展经营,存在着业态相对零散、货源和市场稳定性较差、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义乌方面将与我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会员骨干企业资源优势,积极提供加工业务。同时,支持我市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建立来料加工联络处,进一步拓展业务来源和市场空间。

      “来料加工精准扶贫,不仅要‘栽花’,更要‘种树’。”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为我市贫困地区提供来料加工信息、帮助联系来料加工业务、组织来料加工货源的基础上,深度开展经纪人业务培训、“来料加工+互联网”电商培训,引导和支持有能力的经纪人自主创业,提升造血功能。此外,他们也将发挥洛阳交通物流优势,搭乘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推动来料加工企业和对外贸易发展再上台阶,力争把来料加工产业打造成洛阳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的金字招牌。

      副市长娄会峰等参加签约仪式。(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